关于躺平

前几天和朋友聊起躺平,我问他说,躺平算不算是一种人生意义(毕竟现在有很多人至少口头上期望一种不工作,顺其自然生活态度),假如我就想这样过一辈子呢。

“对个人来讲,怎么都算是自己的人生。”他直说,“如果还是经过思考得出的,就更称得上意义了。”

过了一会他举了三个例子,蛮有意思:

这个问题问出来可能被理解为,

1、躺平算不算某种(普世的)人生意义。

2、躺平算不算某种(也适用于被问者个人的)人生意义。

3、躺平算不算某种人生意义(如果是“人生意义”这种对世人非凡的词语,那一定是值得歌功颂德的)。

比起最开始问到躺平算不算某种人生意义,更像是要回答后面的三种情况。

闲来在脉脉看到有人在问,年薪40能够在成都躺平吗?

回答有人问税前还是税后,有人分析成都房价,有人说月薪10w也不行…

躺平从一种更像是生活方式的描述转变成了对收入状况的描述。就躺平的群体来说,月薪3,000和月薪50,000的人群可能都有躺平的意愿。躺平的期望也截然不同,不能一概而论。

一个月薪20,000的人如果想着月薪达到50,000就能躺平,这可能会事与愿违了。我已经想到他比起从前更加起早贪黑的画面了。

躺平从来不是收入状况的衡量。抛开物质的外衣,躺平是一种纯粹的生活态度。

 

2022年4月29日

迷信科学的人不在少数。

迷信不在于内容,在于相信的方式。

哪怕是对科学,如果是无条件的相信,甚至排他的相信,就是迷信。

何况科学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就是证伪,就是说快来证明我是错的。

2022年4月29日

我相信科学,但不是科学主义虔诚的信徒。我身边不止一人崇拜马斯克。

一方面,从马斯克目前的成功或者说受人追捧的角度来说,无法确认的是,是时代成就了马斯克,还是马斯克在造就时代。我更愿意相信前者,每个时代都有成功之人,至少马斯克站在科学主义上的成功,更像是推动科学进步的人,相比大家前些年之于马云的商人印象。

另一方面,从纯科学的角度考量,我无法忽视的是,很多基础科学的科学工作者的研究是难与社会结合或者被看到。马斯克能否从科学主义的角度与其一较高低,值得斟酌。

再其次,从价值多元的角度,我更难认同价值单一的取向。我相信科学是我无法或缺的一部分,但他不是我的全部。他只是我价值的一部分。

“认为科学是通向幸福之路,这是天真的乐观主义,只有书呆子才会相信。科学根本无法回答什么是‘幸福’,什么是‘意义’这类问题”。

2022年3月4日

“世界的真实存在和世界在人的认知中的存在,是不同的。以社会组织为中心来看组织中的个人,人是工具;但以人为中心来看组织,个人便成了目的,组织是工具。鉴于此,‘持续性学习’也好,‘层级胜任’也罢,还有工作的成果或业绩,都不过是服务‘成就人’这个目的的。”

想起一个朋友在看到别人一条动态时候的调侃。

 

2022年1月25日

现在,当我说“我”时,似乎很空洞。我被遗忘,所以再也无法很好地感觉自己。残留在我身上的全部真实,只是存在感觉自己存在的存在。我长久地、轻轻地打呵欠。没有任何人。对任何人来说,安托万罗冈丹都不存在。这挺有趣。安托万罗冈丹到底是什么?抽象。一个苍白微弱的、对自我的记忆在我的意识中摇曳。安托万罗冈丹……突然,我暗淡下去,暗淡下去,完了,它熄灭了。

—-萨特《恶心》

2022年1月17日

这就是自由吗?在我下方,花园徐缓地向下,朝城市施伸,每座花园里都有一座房子。我看见大海,它沉甸甸地一动不动。我看见布维尔。天气很好。

我是自由的,我不再有任何生活的理由,我尝试的一切理由都成了泡影,我也想不出其他理由。我还相当年轻,还有精力重新开始。但是重新开始什么呢?在我最恐惧,最感恶心的时候,我寄希望于安妮,盼望她来救我,这一点我现在才知道。我的过去死了,德•罗尔邦先生死了,安妮回来又使我的全部希望破灭。我独自待在这条两边是花园的白色街道上。独立和自由。但是这种自由有点像死亡。

我的生活今天结束。明天我将离开这座躺在我脚下的城市,我在这里生活了这么久。它将仅仅是一个名宇,矮壮的、市侩气的、完全法国味的名字,我记忆中的一个名字,不像佛罗伦萨或巴格达那样富丽堂皇的名字。将来有一天我会问自己:“我在布维尔时,整天到底在干什么?〞至于今天下午,至于今天的太阳,它们将涉然无存,甚至连记忆也没有。

—-萨特 《恶心》

2021年12月25日

“你们说相信扎拉斯图拉,但扎拉斯图拉算什么?你们说是我的信徒,但所有的信徒又算得了什么?你们没有探索自己,却发现了我……现在我要你们丢开我去发现自己,只有当你们全部否定我的时候,我才会回到你们身边。”

什么是超人?就是在上帝死后,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,用自己的生命意志去创造,追求自身生命力量的增长和完满,最终确立和实现自己的生命意义:这就是超人。

2021年11月22日

不管是中世纪以前西方信奉宗教,还是小时候坚信圣诞老人会在平安夜送来圣诞礼物。我们都会有一种迷信。虽然科学让我们祛魅,但只要相信科学就一定能实现个人价值与意义却成了现代迷信。

多挣个几十万,人生的意义就一定会实现,生活一定就会变好。这何尝不是一种迷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