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躺平

前几天和朋友聊起躺平,我问他说,躺平算不算是一种人生意义(毕竟现在有很多人至少口头上期望一种不工作,顺其自然生活态度),假如我就想这样过一辈子呢。

“对个人来讲,怎么都算是自己的人生。”他直说,“如果还是经过思考得出的,就更称得上意义了。”

过了一会他举了三个例子,蛮有意思:

这个问题问出来可能被理解为,

1、躺平算不算某种(普世的)人生意义。

2、躺平算不算某种(也适用于被问者个人的)人生意义。

3、躺平算不算某种人生意义(如果是“人生意义”这种对世人非凡的词语,那一定是值得歌功颂德的)。

比起最开始问到躺平算不算某种人生意义,更像是要回答后面的三种情况。

闲来在脉脉看到有人在问,年薪40能够在成都躺平吗?

回答有人问税前还是税后,有人分析成都房价,有人说月薪10w也不行…

躺平从一种更像是生活方式的描述转变成了对收入状况的描述。就躺平的群体来说,月薪3,000和月薪50,000的人群可能都有躺平的意愿。躺平的期望也截然不同,不能一概而论。

一个月薪20,000的人如果想着月薪达到50,000就能躺平,这可能会事与愿违了。我已经想到他比起从前更加起早贪黑的画面了。

躺平从来不是收入状况的衡量。抛开物质的外衣,躺平是一种纯粹的生活态度。

 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