集体意识与自由

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烙印。可以说这是身处在社会当中无法摆脱的身份或者集体意识。这些于我们与生俱来,别无选择。

百年前的19世纪和20世纪,西方无产阶级在资本家的剥削下争取到了更短的工时,更多的保障,更多的权益。而996和 WLB(work life balance)却成了百年后东方人的热点话题。我们调侃打工人,调侃内卷。实际上是在调侃当前的现状。我们总说90后是被割韭菜的一代。我们常常出生独生子女家庭,以后可能面临四位老人,乃至三个孩子。生活似乎没有给我们留下一丝喘息的机会。我们更渴望成为生活的主角,而不是被生活支配。

那么,我们可以从西方的过往中找寻到“牢笼”的大门吗?

西方国家现在讲究碳中和,追求低碳经济。从工业化角度来讲,低碳经济势必和工业社会发展存在抵触的部分。而西方国家的工业化已经非常成熟,随之而来的后现代化思想也逐步显现——西方的年轻人已经开始为争取更少的工作日开始抗议,“六小时工作制”“弹性工作”等提议在西方不断涌现。中国的当代青年后现代化思想群体也在逐渐壮大。我们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被满足。很多时候不再为温饱问题而处心积虑。我们开始有更多的追求。可是在个人之外,集体意识是我们身上不可磨灭的烙印。我们知道我们还有邓小平的三步走策略。我们知道还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去实现。我们的工业化进程还远远没有达到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准。我们的步伐不能停滞不前。我们从新闻当中听到GDP增幅位居世界前列,听到科学技术与时俱进。我们作为实现这一切的主角,是不可或缺的。这就是这一时代的我们吧。

我们深处矛盾之中。我们有着象征着集体意识的精神。可个体上,我们都是独立的自我。我们组成的整体,却永远替代不了“我”,一个实实在在的我。我有我的想法与思考。我怀揣着“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”的烙印被抛入这个时代。“我”的意义是自我实现的我的意义。

此时此刻不谈责任,不谈集体。我选择加班内卷,亦或是采菊东篱。只要这个选择是我的选择,足以。正如萨特所说:我可以选择成为任何样子,唯独不能选择成为不自由的!

 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